11 月18 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1年本)》(征求意見稿)和《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1年本)》(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規范條件》對新建設的鋰離子電池產業布局和項目設立提出了量化指標。目前,國內三元電池不管是單體能量密度,還是電池組能量密度,均已超過意見要求。這意味著,若規范要求成為產業布局和項目擴產的門檻,短期內可能會對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擴產帶來影響。
除能量密度要求外,《規范條件》對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也同樣明確了量化指標。《規范條件》還對鋰離子電池企業的綜合能耗提出要求,應≤400kgce/萬Ah,并鼓勵企業在產品前端設計增加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健全鋰離子電池生產、銷售、使用、回收、綜合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資源綜合管理。
《規范條件》開宗明義地表示,“本規范條件是鼓勵和引導行業技術進步和規范發展的引導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審批的前置性和強制性。”并強調,文件的出臺旨在“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與此同時,《規范條件》也提出,工信部組織研究機構、檢測機構將對企業進行檢查,定期公告符合本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
事實上,引導動力電池行業健康、良性發展始終是主管部門關注的重點。今年初,江蘇省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切實加強汽車產業投資項目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的通知》就提到,在動力電池產能方面,江蘇省建成產能約150GWh,已超過2020 年全國裝機量需求,但仍有一批在建、擬建動力電池項目,產能階段性過剩風險將進一步凸顯。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走高,以及儲能市場的逐步成熟,鋰離子電池的新一輪擴產競賽早已開啟。僅在過去1 個月,以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為代表的A 股鋰電龍頭公司已經宣布了合計高達千億元的投資擴產計劃。其中,寧德時代在11 月5 日宣布2 個項目投資計劃,金額合計150 億元;同日,億緯鋰能公告,計劃在荊門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5.21 億元,建設年產152.61GWh 的動力儲能電池產業園項目。
?201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9004567號-1
地址:合肥市政務區潛山路100號琥珀五環國際A座15樓
電話:0551-62612077(服務), 0551-62657832(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