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長三角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合作組織對外發布《長三角區域機器人產業鏈地圖》,這是對長三角區域機器人產業“家底”的首次全方位公開。
此次發布的機器人產業地圖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藍圖中首個區域性跨省市行業產業地圖,共收錄長三角區域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和機構信息千余條,包括工業機器人整機、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應用、相關技術配套、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高校科研院所、相關產業園區以及綜合服務平臺。產業地圖按長三角總圖及分類圖、省市總圖、省市分類圖、省市分區地圖以及影響力分布圖等五個章節編輯。
作為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長三角也是我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區域經濟總量約占全國1/4。長三角地區經濟的蓬勃發展,為機器人與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提供了重要技術、人才、資金、信息等產業資源支撐,已集聚一批國際國內知名機器人制造企業和應用企業,區域機器人產能占全國50%以上。
隨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通訊、網絡等多個學科和領域的機器人產業,在促進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也將促進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相關智能制造領域的快速發展。去年9月,在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三省一市經信廳/委支持下,上海市機器人行業協會、浙江省機器人產業協會、江蘇省機械行業協會機器人專委會、安徽省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發起成立了“長三角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合作組織”。
合作組織輪值主席、上海市機器人行業協會會長戴柳表示,合作組織成立后的第一年,重在打好基礎,摸清“家底”,為此對長三角機器人相關產業鏈現狀進行了梳理。產業地圖為行業建立長三角區域機器人產業鏈健康生態群提供了依據,也為社會應用領域尋求供需對接和資源配置提供了有效信息。
從產業鏈地圖上可以發現,上海機器人產業的集聚度最高。這與上海的實際情況相符。目前,全世界機器人產業中,中國占據了38%的市場份額,而上海的機器人市場則占據了全國的42%。上海已經積聚了ABB、發那科、安川、庫卡等國際四大機器人產業巨頭,同時還有本土的新松、新時達等機器人產業龍頭,在此基礎上,上海已經建成了14個國家級智能工廠,60個市級智能工廠。
從江蘇方面看,形成了蘇州、南京、常州等三大機器人產業集群;浙江和安徽的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分別集中于杭州和合肥兩個省會城市。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建明表示,產業鏈地圖的發布為長三角機器人產業勾勒出清晰的框架,同時也為政府制定針對性的長三角一體化相關產業政策和優化產業布局提供了參考。針對長三角機器人產業的未來發展,張建明建議,三省一市可以成立“長三角機器人產業基金”,帶動社會資本共同助力這一未來產業做大做強。
?201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9004567號-1
地址:合肥市政務區潛山路100號琥珀五環國際A座15樓
電話:0551-62612077(服務), 0551-62657832(業務)